本文目录一览:
南京阳山碑材景区怎么去
1、南京市内乘坐55路到悦民路(麒麟门)终点站下,转123路到汤山溶洞站下即到。南京火车站乘坐南汤线到汤山溶洞站下即到。自驾线路 可从绕城公路经马群、麒麟门直走到汤山即到。
2、开车去。根据百度地图查询显示,从中山门除法,上沪宁高速,到汤山出口,走宁杭公路,经过南京古猿人洞,到达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
3、自驾:中山门—沪宁高速—汤山出口—宁杭公路—南京古猿人洞—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中山门—宁杭公路—马群—麒麟—阳山碑材(明文化村)景区。
4、在南京站南广场东乘97路(灵山北路总站方向到樱铁村站下车转208路(汤水雅居东苑方向在锁石村站下车,步行1777米到达。
历史上没有完成的“阳山碑材”工程的发起者是朱棣吗?
1、因为国家史册没有关于阳山碑材的记载,研究者只得舍弃官修史书,另辟蹊径进行相关考证。功夫不负有心人,有研究人员竟然找到了一篇关于阳山的明代游记《游阳山记》,作者是深得朱棣信任的翰林学士胡广。
2、是朱棣干的,当时的朱棣明明知道这个工程是不可能成功的,但是为了拉拢人心不得不硬着头皮做下去,最后自己的目的达到了,这个工程便放弃了。
3、要说 明朝第一大的烂尾工程,那肯定是阳山碑材了 ,这是一座 朱元璋儿子为父亲凿的石碑 ,但没有被运走,也没完成,现在就待在南京。朱元璋当上皇帝后,封第一个儿子为太子,其他儿子是王爷。
4、古人追求死后被赞美,朱棣利用这一点,计划建造一块巨大的功德碑以彰显其孝顺之名。这块碑高达78米,重31167吨,被称为“阳山碑材”,是当时的世界之最。 朱棣召集万名工匠,命令他们限期完成这一壮丽工程。
5、只有阳山碑材的九分之一,即便这样缩小版的高度也有近9米。当然也有一说,明成祖朱棣在此碑开凿之初,早就知道这个一个无法完成的工程,只是给天下人做做样子。
6、重达八千七百九十九吨,假如有这方面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话,这块阳山碑材建成的石碑一定能得奖,这块碑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碑”。但是这个碑材还只是毛坯,甚至有部分与山体相连,施工难度可想有多大。
阳山碑材为什么被称为天下第一碑?有什么特殊之处么?
1、这块阳山碑材还得由古代朱棣开始说起了,那时的朱棣为了跟朱允炆抢夺皇位,他为了把自己的形象,让外人讲起时,能够讲得更生动形象一些。
2、难怪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在《洪武大石碑歌》中惊叹:“碑如长剑惊天倚,十万骆驼拉不起”。所以被称为天下第一碑。
3、“天下第一碑”通常是指位于中国南京的阳山碑,这是一座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丰碑。阳山碑的壮观之处体现在其巨大的规模、精美的雕刻以及丰富的历史内涵。首先,阳山碑的规模宏大,令人叹为观止。
4、阳山位于汤山镇西北,碑材系明成祖为其父朱元璋树碑而开凿的巨型石材。公元1405年明成祖朱棣起兵夺得他侄儿的帝位,为笼络人心,稳定政局,就决定要一巨型石碑以表朱元璋的功德。
5、阳山碑材是明成祖朱棣为颂扬其父明太祖朱元璋功德而开凿的神功圣德碑遗址,有“天下第一碑”之称。阳山碑材利用该处山体中完整性好又十分巨大的栖霞灰岩开凿出,由碑座、碑额、碑身三部分构成。
阳山碑材为什么没被运走
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它之所以成为最大的烂尾工程是因为这项工程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它的使命就是给朱棣拉拢人心,使命完成后自然就不会再继续建设下去了。
根据专家推断,原因主要有三点,其一是当年明朝的国力还不够,没法完成如此大的工程,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碑材在南京,最后要运往北京,这中间运输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所以最后也只能放弃不用了。
说法有二:一说明朝国势渐衰,朱棣又迁都北京,故不用;一说南京地理与气候所限,不适合古代的滚木与冰运的方法,无法运输而不用。个中缘由,无人知晓,终成 历史 之谜。
但阳山碑材的体积为11543立方米,总重量为31147吨,很显然,这样庞大的体积和重量是无法用滚木来运走的。即使明代工匠能够将阳山碑材运到明孝陵,他们仍然要面对第三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石碑的吊装和组装。
重达八千七百九十九吨,假如有这方面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话,这块阳山碑材建成的石碑一定能得奖,这块碑被人称为“天下第一碑”。但是这个碑材还只是毛坯,甚至有部分与山体相连,施工难度可想有多大。
孝陵碑材,从字面上看应该是为朱元璋的孝陵建造的,然而如此巨大的石碑,《明史》中并无一字提起,因为它并未建成,烂尾了。
阳山碑材的碑材来历
1、阳山碑材又名孝陵碑材,是明成祖朱棣为颂扬其父朱元璋功德而凿的。碑材分碑座、碑身和碑额三块,如果将它们拼合后竖立起来,总高度可达78米,堪称绝世碑材。但这一绝世碑材最终未被使用,依然留存在原地。
2、阳山碑材景区是国家4A级景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南京明文化遗产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目前已列入基尼斯世界之最-最大的碑材。
3、阳山碑材又名孝陵碑材,是明成祖朱棣为颂扬其父朱元璋功德而凿的。
4、那在南京市江宁区汤山街道西北侧的阳山南坡就有一块“阳山碑材”,据说,明成祖朱棣为了颂扬其父明太祖朱元璋的功德,便命人开凿了神功圣德碑遗址。